7月16日下午两点,重庆市潼南地表温度已飙升至40℃以上。高温劝退了人们的出行,却阻挡不了邮政人奋力揽收各类邮件包裹的步伐。
在潼南梓潼揽投部专揽人员刘勇的揽收区域内,凉风垭高新产业园区一电商库房是他重要的揽收点。顾不上擦拭汗水,刘勇迅速拿出PDA设备,开始扫描、核对、录入信息,一会儿便大汗淋漓。汗水流进眼睛带来刺痛,他就用湿了的衣角擦拭便继续扫描邮件。
时针来到15点30分,刘勇立即赶往石盘社区农户周茂林的家中,将本地西瓜通过各大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他熟练地与客户沟通,核对线上订单和收寄信息,将西瓜打包、封装、贴单、上车,不觉中,刘勇的后背已然湿透。
下一个揽收点,汗水裹挟着黄桃细小的绒毛,被晒得黝黑的刘勇脸颊也明显红涨起来,但他没有丝毫停歇,只为加快收寄速度,确保所有黄桃在前往重庆的晚班邮车发车前全部上车。
傍晚18点,最后一箱黄桃被稳稳搬上邮车。刘勇身上湿透的工服紧贴后背,隐约勾勒出被汗水反复浸透又晒干的盐渍纹路。启动邮车,仪表盘显示车外温度仍接近40℃。刘勇拧开矿泉水瓶盖,一股脑喝下去半瓶,喉咙里的干涩才稍稍缓解。
同一天,重庆大足区气温突破38℃,炽热的骄阳似一个巨大的火球,无情地炙烤着大地。下午2点40分,在大足区中医院的取药窗口,邮政投递员贺兵顾不上擦去脸上的汗水,步履匆匆地穿梭在取药房和中药房之间。
走进中药房,熬制中药产生的热气裹挟着浓郁的中药味扑面而来,似乎走进了一个大蒸笼。“每天配送3趟,总共配送70件左右,周末的时候会少一点,50件左右。”贺兵一边介绍道,一边拿着快递单,仔细地与桌面上工作人员熬制好的中药剂包一一进行核对并做好登记。
配送前的准备工作做完已下午3点,正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装车完毕,贺兵娴熟地戴上头盔,跨上摩托车,一头扎进蒸腾的热浪里,出发去配送今日第二批的中药剂。
“叔叔,您在中医院熬制的中药到了,请您签收。”每到一处,贺兵都热情地将药品递到客户手中。到配送时不在家无法当面签收药品的客户,贺兵还耐心地提醒用户:“这个天气温高,您要尽早来门卫室领取哟。”
为解决患者等中药熬制时间久的难题,大足邮政与大足区中医院联合推出中药免费配送服务,此项服务已覆盖大足区全域,实现了城区当日达,乡镇次日达,患者足不出户就可以收到中药剂。
“我上午去医院开的中药,现在邮政就给我送到家里来了,真是方便!”家住大足区香榭雅筑小区的谢叔叔拿到药品后,开心地说。
约2小时,第二批30包中药剂全部配送完毕。贺兵顾不上休息,拉起被汗水浸透贴在背上的衣衫扇了几扇,歪着头在肩上蹭掉眼角的汗水,再次跨上摩托车,马不停蹄地奔赴大足区中医院,随着那一抹绿白相间的邮政色彩消失在车水马龙的尽头……(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国)
可盈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